作者:火吧影院
时间:09-17 点击:加载中
摘要:电影《荒野机器人》与原著图书《荒岛机器人》以不同的艺术形式,展示了自然与科技的冲突、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的纠葛。不管世界如何变化,人类的情感永远是推进人类历史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。
近日,以“人是孤独的鸟,爱是温情的岛”为主题的电影《荒野机器人》超前观影会及原著小说分享会在北京举行,这一电影即将于9月20日在中国上映。
这一电影根据美国作家彼得·布朗的儿童小说《荒岛机器人》改编,讲述了机器人萝丝的生存赞歌,这不仅是一段关于勇气与友谊的故事,还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。书中提出了一些深刻的问题,例如人工智能能否拥有情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以及如果有一天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感受和思考,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。正如儿童文学评论家汤锐所说,作者通过萝丝的故事,让读者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以及我们与技术的关系。书中对萝丝从一个“精光闪闪的怪物”机器人转变为一个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、情感和社会关系的“生物”的描写,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可能性的遐想。
活动现场,作家、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、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介绍,书中主角机器人萝丝在荒岛上展现出的思考能力、悲悯精神以及正义感,使得它超越了机器的范畴,更接近于人类。作品着重描写一个机器人产生情感的过程,而情感正是推进人类历史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。儿童文学作家、接力出版社总经理、资深总编辑白冰表示,这部儿童小说,不只是机器人萝丝成为小野鹅(电影里是大雁宝宝)的妈妈的故事,里边还有冒险,有科幻,有情感,有母爱,有自然与科技的冲突,也有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伦理思辨,有很多独特的教育理念,每个人都会从中获得独特的感受。
原著小说作者、插画家彼得·布朗与影片导演克里斯·桑德斯通过视频的方式与现场观众见面。2013年,彼得·布朗凭借《胡萝卜怪》一书获得凯迪克银奖,《荒岛机器人》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。视频中,彼得·布朗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,“起初,我在本子里画了一个树上的机器人,这个场景对我来说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灵感。之后我开始深入研究有关机器人、人工智能以及生态学、动物行为的知识,这进一步激发了我创作一个关于机器人在荒野生存的故事的想法。我花了几年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,希望读者能够喜欢这本书,喜欢图书改编的电影。”桑德斯认为,“《荒野机器人》对于我和梦工场动画的所有成员来说,是一部‘人生之作’。”